英伟达(NVIDIA)凭借人工智能(AI)芯片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企业,也带动一波AI浪潮。 不过,外媒已经开始推测下一个有望复制英伟达荣景的产业,点名量子运算可能是科技界的新宠,甚至直言美国新创公司IonQ或许就是下一个英伟达。
Yahoo Finance报道指出,量子运算与传统运算方式不同,能够更快速处理极为复杂的问题,因此在AI模型训练、药物研发等高难度领域特别受瞩目。 市场研究也看好未来爆发力,预估全球量子运算产值将从2025年的35.2亿美元,快速成长至2030年的202亿美元,年均成长率高达41.8%。
IonQ 的优势在于其「离子阱」(trapped-ion)架构,能利用容易互连的量子位(qubit)提升计算精准度。 与需要极低温维持的量子系统不同,IonQ的技术可在室温下运行,不仅大幅降低出错机率,也减少运行成本,展现明显差异化。
此外,IonQ 不只专注在硬件领域,还积极发展软件生态,以量子计算即服务(Quantum-as-a-Service, QaaS)模式切入市场。 这让它的系统能与主流云平台如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 以及 Google Cloud 无缝整合。
在技术与市场双重利多下,IonQ近日更宣布获得英国监管单位批准,将以10亿美元收购英国量子初创Oxford Ionics。 此举若成功整合,将有助IonQ 在2027年前达成1万个物理量子位、准确率高达 99.99999%的重大里程碑。 利多消息带动市场信心,其股价也应声上涨。
尽管IonQ被寄予厚望,但仍存在不小隐忧。 最大问题就是尚未获利。 今年第二季度,IonQ净亏损达1.775亿美元,支出仍远超收入,加上量子计算产业本身仍处于起步阶段,商业化应用有限,未来能否真正落地仍是未知数。
外界忧心,IonQ 目前估值可能过高,一旦大盘出现回调,股价恐将面临剧烈修正。 不过,市场情绪依旧火热,IonQ股价周三(17日)劲扬逾5%,收在65.44美元,短短五个交易日飙涨近47.72%。 这家公司虽被寄予厚望、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英伟达」,但同时也得面对高成长新创难以避免的风险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