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梁燕芬报道 9月22日,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下称“广州十六中”)召开科学教育现场会,以“深化科教融合实践,推动教联体协同建设”为主题,携手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共同揭牌广州市首个科学教育区域“教联体”。
该“教联体”的构想源于市人大代表、广州十六中党委书记王勇所提交的《关于构建科学教育区域“教联体”,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建议》。建议明确提出建立区域科学教育联席机制、整合资源清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被市教育局列为重点督办事项,并协同科技局、团市委、科协等多部门共同推进。
会上,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与广州十六中正式签署《加快推进新时代科学教育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学课程开发、科研项目指导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建“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与“科学家进校园”长效机制。随后,“越秀农林地区少年科学院”“越秀农林地区青少年科学教育研究实践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广州首个科学教育区域“教联体”成立。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孙龙涛表示,分院将整合高端科研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共建“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助力“教联体”建设。
越秀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是区域深化“教联体”改革的重要举措,期待以广州十六中为试点,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协同模式,让更多青少年享受高质量的科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