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对特朗普的“美好回忆”,是否会重来?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据朝中社9月26日报道,以朝鲜外务省副相金仙景为团长的朝鲜代表团,将前往美国纽约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韩联社同日报道称,朝鲜代表团已于当地时间25日晚抵达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总统李在明刚刚结束本届联合国大会的访问行程,回到国内。

这是朝鲜高级官员时隔7年“首秀”联合国大会,也是2018年后首次有除常驻联合国代表之外的朝鲜高官踏上美国领土。

不过,考虑到金仙景曾多次代表朝鲜公开抨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无核化”言论,有分析认为他此番出访,传递的将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9月21日的最新讲话精神:朝鲜的“有核”之路不会回头,“绝不会放弃核武器”。

金正恩对特朗普的“美好回忆”,是否会重来?

2018年6月12日,金正恩与特朗普在新加坡嘉佩乐酒店举行首次会晤。

曾为金正恩带回“问候”口信

据官方消息,金仙景将于当地时间9月29日,在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的最后一天发表演讲。这也是朝鲜代表7年来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金正恩成为朝鲜最高领导人后,朝鲜曾于2014年到2018年派出时任外务相李洙墉、李勇浩出席联合国大会,但自2019年半岛和平进程破裂之后再未派出高级别代表参会,直至今年。

据朝中社过往报道,金仙景是一位职业外交官,2010年被任命为朝鲜驻罗马尼亚大使,2012年调任驻塞尔维亚大使,此后长期负责朝鲜对欧洲外交事务。2017年,金仙景出任朝鲜外务省欧洲局局长。

彼时,朝鲜半岛局势极为紧张,朝鲜正积极筹备进行第六次核试验。金仙景在特殊时期受命访问瑞典、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等国,和欧洲各国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及学界、媒体界人士交流,出席“半官半民”会议,陈述“朝鲜拥有核武器的必然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朝中社对金仙景出访的报道,多次提及外方人士强调“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是缓解紧张局势的唯一途径”。而金仙景访问的一些欧洲国家,在2018年到2019年的朝鲜半岛和平进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金仙景晋升为分管欧洲事务的外务省副相,之后又于2022年前后转任分管国际组织事务的外务省副相。

朝鲜2023年开始践行“积极外交”新战略后,金仙景成为朝鲜参与多边外交活动的活跃人物。2024年,他曾作为朝鲜政府特使率团出席不结盟运动第19次峰会和第三届南方首脑会议,向乌干达总统、赤道几内亚总统转达金正恩的问候,并会见了古巴国家副主席、土耳其副总统等。

金仙景此番率团出席联合国大会,则是2018年以来首次有朝鲜高级官员踏上美国领土。金正恩在9月23日的讲话中曾说,如果美国“不执着于荒诞无稽的无核化,在承认现实的基础上真心谋求同我们和平共处,那么,我们也没有理由不与美国接触”。

一个细节是,今年6月,有美国媒体曾曝出特朗普想向金正恩致亲笔信,但在通过朝美联络常用的“纽约渠道”(朝鲜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递送时,被朝方“拒收”。白宫并未否认此事,而是表示特朗普“对互换亲笔信依然持开放态度”。

当时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件事至少意味着两点。首先,朝美之间的“纽约渠道”仍在正常运作,能够沟通一般事务。其次,特朗普意识到,简单地通过工作层级渠道向金正恩“发信”,没有给予朝方足够的尊重,朝美之间需要更加对等的接触。

而根据朝鲜媒体公开报道,在此前的出访活动中,作为朝鲜高级官员的金仙景,曾经为金正恩带回过外国领导人的“问候”口信。

金正恩和特朗普曾有互致亲笔信、隔空致意等“互动”。今年9月23日,金正恩在最新讲话中还提道:“对我个人而言,我依然对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怀着美好的回忆。”

金正恩对特朗普的“美好回忆”,是否会重来?

2024年1月,朝鲜外务省副相金仙景(左一)启程前往乌干达。图/朝中社

李在明“真正让步”

外界也非常关注,金仙景在计划于9月29日进行的演讲中,是否会提及被金正恩称为“根本不会理会”的韩国总统李在明。

9月23日,在金正恩再次重申朝鲜不会放弃核武器之后,以往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的李在明,在联合国大会演讲中突然抛出全新的“END倡议”:交流(Exchange)、关系正常化(Normalization)、无核化(Denuclearization)。

新倡议中虽然仍有无核化内容,但李在明强调三者同步展开,事实上放弃了将无核化作为关系正常化前提的原则。他还进一步提出新的“分阶段无核化”建议,支持先推动朝鲜同意冻结核武器生产,而不是放弃核武器。

李在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朝鲜已经拥有足以保卫自己的核武器,而对韩国来说,“问题在于,我们是继续徒劳地尝试实现最终目标(无核化),还是制定更现实的目标并实现其中的一些目标”。

稍后,韩国统一部长郑东泳进一步对媒体解释道,在所谓“END倡议”中,李在明政府将首先推动对话交流,因为“无核化可能需要10到20年”,李在明政府将聚焦于解决当下的挑战。

然而,李在明的新政已经在韩国引发轩然大波。韩联社指出,韩国新政府不再坚持围绕无核化开展对话接触,甚至愿意“同步推动”关系正常化,这让人们担忧韩国会“事实上承认朝鲜有核”。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和统一部长郑东泳对政策细节给出不同的解读,也显示出李在明团队内部对于到底如何面对“有核朝鲜”,尚有很大分歧。

多位韩美分析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李在明之所以在无核化这个韩国政府的关键、原则性问题上转变立场,是因为韩国新政府最初的缓和局势政策并未得到朝鲜方面的认可。金正恩在最新讲话中提到韩美仍在进行联合军演、仍在重复“无核化”要求,“我们看腻了大韩民国历届执政者追求的是什么”。

在此背景下,李在明选择绕开“无核化”,提出“END倡议”,是一种务实的回应。美国知名涉朝智库“史汀生中心”9月22日发布最新分析文章就指出,无核化和统一问题已经成为半岛和平进程的主要挑战,因此“美国及其盟友可能需要放弃长期以来阻碍谈判的无核化和统一政策”。

此外,从军事角度看,2022年以来,朝鲜借助外部环境变化,推动“核武库倍增”计划,并在固体燃料火箭、导弹发射车、海基发射平台等领域取得新研发成果,其目的是提升核武器的生存能力。韩美智库多认为,美军“一次打击”已无法彻底摧毁朝鲜的核能力。这意味着一种“有效威慑”。

在此背景下,李在明和郑东泳都提到,韩方分析认为朝鲜如今每年可以新生产15 至 20 枚核武器,有超2000公斤高浓缩铀库存;与其继续对抗,让朝鲜生产更多核武器,不如追求缓和局势、冻结生产。

不过,对于李在明的“改口”,朝鲜、美国都保持了微妙的“无视”。“李在明公开表示可以接受‘核冻结’,是积极的举措,但特朗普最终会同意什么,谁也说不准。”曾参与六方会谈工作并多次访问朝鲜的美国朝鲜问题专家马克·巴里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

“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朝鲜的核地位,或许是目前缓解东北亚紧张局势的唯一途径,问题在于特朗普可能对此感到不舒服,因为这意味着他承认自己在上一个任期的对朝政策需要改变。”巴里说。

记者:曹然

责任编辑:过博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