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投资者网》叶观复
9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和丽水监管局接连出手,对温州银行开出两张罚单。
温州监管分局因"信贷业务管理不到位、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违规行为,对温州银行处以10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陈汉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
同日,丽水监管局则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员工行为管控不到位",对温州银行罚款70万元,另一责任人王俊被警告。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温州银行2025年首次被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行已收到多张罚单,累计罚没金额接近500万元。与几次曝出信贷违规相对应的,是温州银行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增长,以及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的挑战。
一日连收两张罚单
9月15日,据温州监管分局公布的罚单,温州银行因存在 “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信贷业务管理不到位” 两项违规问题,被处以 100 万元罚款。同时,相关责任人陈汉因涉上述违规,被采取 “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 的监管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陈汉曾在温州银行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杭州分行副行长、绍兴分行筹建组负责人及行长等。2021年8月,陈汉被免去绍兴分行行长职务,同年12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此次被终身禁业,也反映出监管部门对相关违规行为问责追溯的严肃态度。
同日,丽水监管分局也对温州银行丽水分行作出处罚。该分行因“员工行为管控不到位”和“贷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罚款70万元,相关责任人王俊被给予警告处分。
值得一提的是,两起处罚均指向银行在员工行为管理、信贷与贷后流程等核心内控环节的薄弱点,凸显出温州银行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上仍存在短板。
2025年以来,温州银行已多次因合规问题受到监管处罚,累计罚没金额接近500万元。
具体来看,7月14日,温州银行因未对理财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参照自营贷款管理,被温州监管分局处以罚款35万元。4月下旬,该行又因“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相关分支机构处以225万元罚款。
温州银行成立于1998年12月,前身为温州市商业银行,2007年更名为现名并推进跨区域经营。据温州银行2025年一季度信息披露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行共设有193家机构(含总行),业务覆盖上海、杭州、宁波等地。
信贷资产质量亮起红灯
从经营业绩来看,温州银行近年虽保持收入增长,但盈利稳定性明显不足,多项关键指标反映出内部管理与资产质量面临持续压力。
Wind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该行营业收入从55.42亿元逐步增长至92.6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0.90%、3.03%、28.05%和26.73%,增速波动较大。同期净利润从1.98亿元上升至19.20亿元,但同比增幅呈现剧烈起伏,分别为24.29%、363.22%、90.22%和9.95%。
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6.64亿元,同比增长14.23%;而归母净利润仅为11.47亿元,增速显著放缓至2.53%,与营收增速形成明显背离。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攀升。上半年,该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3.2亿元,同比增加71.6%,对利润形成显著侵蚀。
尽管2024年末温州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0.87%,但这一指标的改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不良贷款核销。2024年该行核销不良贷款31.55亿元,同比增加41.61%,说明实际资产质量压力并未根本缓解。
更值得关注的是,潜在风险指标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24年末,关注类贷款余额达86.24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9%;同时逾期贷款率从1.84%上升至1.99%,显示出资产质量下迁压力仍在积累。
近年来,温州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压力也较为明显。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温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59%,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46%,资本充足率为11.01%,较2024年末的7.89%、9.77%、11.96%均有所下降,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逼近7.5%的监管红线。
从更长周期看,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自2021年的10.18%逐步降至2023年的7.65%,连续三年下滑,反映出在业务扩张与风险暴露的双重影响下,资本消耗速度较快,稳健经营能力面临考验。
17年IPO长跑
温州银行一直有一个“上市梦”,而这个“梦”已经做了17年。
早在2008年,温州银行首次在股东大会上讨论上市事宜,拉开资本化序幕。2009年,该行顺利通过上市辅导期,但后续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2012年,温州“金改十二条”明确提出推动温州银行引进战投、增资扩股及上市融资,政策支持意图明显。2014年,市场一度传出该行拟转道港股IPO的消息,但最终仍无疾而终。
2018年11月,温州银行重启A股上市计划,选举中金公司作为上市保荐机构。2019年1月,辅导工作正式启动。然而五年多时间过去,中金公司已发布21期辅导进展报告,温州银行却仍处于“辅导期”,未能递交招股书。
从最新披露的辅导报告来看,制约其上市的关键障碍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部分自有及租赁房产存在权属瑕疵,反映其在资产规范性和历史遗留问题清理上进展缓慢;二是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关联交易等方面仍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近期接连受到的监管处罚,暴露出其在合规经营与内部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
除了上述表层问题,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其经营基本面的不稳定性。近年来,温州银行净利润增速波动剧烈,资产减值损失大幅攀升,关注类与逾期贷款比例上升,反映出资产质量存在隐忧。此外,截至2025年一季度,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降至7.59%,逼近7.5%的监管红线,资本补充压力显著。
在这些结构性问题的交织影响下,温州银行的IPO之路仍未见曙光。十七年未竟的上市长跑,已不仅是时间问题,更是该行能否真正实现治理现代化与经营稳健化的系统性考验。温州银行的IPO之路仍然充满挑战。(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