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植文 上海报道
9月21日,莲花跑车以“注定热血”为主题,发布了新款EMEYA与ELETRE。两款车型起售价分别为53.8万元和55.8万元,较早期版本价格有所下探,但配置却更为聚焦于“驾控本质”。
在莲花集团CEO冯擎峰看来,莲花的竞争力始终源于操控。“我们永远要做到最好,而不是平庸。”他直言,尽管保时捷是值得尊敬的对手,但莲花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底盘智能化”。这种智能化并非仅指车机交互,而是通过算法实现底盘动态的精准控制,从而“让舒适性和操控性能达到完美统一”。
日前,莲花跑车与吉利、千里科技共同成立了“千里智驾”。冯擎峰表示,对整个大吉利体系来说,智驾资源会统一到千里智驾平台,但对莲花跑车而言,我们对智驾有自己的理解,更聚焦“性能与操控”,所以会继续沿用莲花跑车自主的智驾解决方案。
这一理念体现在新款车型的配置升级上:主动稳定杆、后轮转向、碳陶制动等高性能部件被下放至更多版本。冯擎峰解释,这些配置并非简单堆砌,而是通过智能底盘域控系统实现协同,“让车辆该硬时硬,该软时软”。
面对“电动化难以支撑高价”的行业质疑,冯擎峰并不回避。他以莲花自身为例:“我们从100多万元调整到80多万元、90多万元,就是在尝试平衡。”他认为,蔚来等品牌调整价格体系也是类似逻辑。“电动、豪华、高价三者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关键在于产品能否提供超越价格的价值感知。”
然而,当前超豪华电动车市场整体承压,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冯擎峰坦言,今年莲花实现盈亏平衡“确实有难度”,但他强调,一旦年销量达到3万台,即可实现盈亏平衡。为实现这一目标,莲花将在2026–2027年推出一款D级SUV,并持续深耕跑车市场。同时,明年莲花汽车将会推出插混车型。
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产品研发周期也越发压缩。当被问及为何莲花开发一款车需4–5年,而部分车企可压缩至2年甚至18个月时,冯擎峰态度坚决:“我们永远不会把市场当实验场。”他表示,莲花坚持完成所有必要测试才投放产品,即便这意味着更长的开发周期。
同时,他呼吁中国加强“过程认证”或“承诺追溯”机制,借鉴欧美经验,对企业实验数据真实性进行严格监管。“如果造假会导致倾家荡产,就没人敢冒险。”
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次产品更新,更被莲花集团CEO冯擎峰视为对“原创精神”的致敬。“在当下抄袭、平替成风、缺乏原创的环境下,我认为中国汽车工业不应该这样。中国汽车工业应该拿出能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值得全世界尊敬的原创作品。”冯擎峰表示,致敬这些推动技术创新的车型,核心目的是希望激发中国汽车品牌更多的原创意识,愿意去创新、去创造,而不是只靠抄袭平替、价格内卷来抢占市场份额。
在莲花出海方面,冯擎峰认为美国是最具潜力的市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豪华车市场,消费观念与中国高端市场相似。”尽管当前美国对中国产汽车加征147.5%关税,导致莲花车型售价高达26万美元,但仍有一定销量。
他透露,莲花已完成美国市场产品认证,并正探讨在当地生产的可能性。“只要关税政策有利,我们会立即推进轿车进入美国。”相比之下,中东市场虽然豪华车氛围浓厚,但规模有限,“完全无法与美国相比”。
面对国内市场的“平替”趋势与配置内卷,冯擎峰认为,超豪华品牌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上的投入。“中国缺少经典车型,大多是‘各领风骚三五年’。”他表示,莲花将继续聚焦操控这一“车的本质价值”,而非追逐短期流量。
在电动化浪潮中,莲花试图走一条“平衡之路”:既要保持驾控基因,又要通过智能化提升舒适性;既要努力盈利,又要坚持研发投入;既要深耕中国市场,又要积极应对地缘风险以拓宽全球市场。这条路并不轻松,但正如冯擎峰所言:“我们不做选择题,而是开创性地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