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飞出”的无人机,为何让欧洲如此忧惧
无人机事件在欧洲持续发酵,丹麦、德国称在各自国家发现无人机,北约表示将升级在波罗的海的任务,以应对无人机“入侵”。
外界注意到,在近期的俄乌冲突中,无人机成为双方相互攻击的主力,对无人机的使用改变了常规战争。战事延宕,风险外溢,欧盟的防御体系没有做好应对无人机战的准备。
2月5日,在波克罗夫斯克前线作战的乌克兰第25独立空降旅士兵,将安装调试好的无人机搬运到发射装置上。新华社发(彼得·德鲁克摄)
1
无人机频现
俄方:无意袭击
丹麦国防部27日说,26日至27日的一夜,丹麦多个军事设施附近发现无人机,但国防部以安全原因为由拒绝透露更多信息。当地多家媒体报道,有无人机出现在丹麦最大军事基地卡鲁普空军基地附近。本月早些时候,丹麦曾出现机场受不明无人机干扰事件。
北约方面27日表示,为应对无人机“入侵”丹麦,将升级其在波罗的海的任务,向该区域部署防空护卫舰等。
另据报道,从25日到26日晚,与丹麦接壤的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也出现无人机。德国内政部长多布林特27日表示,内政部正在制定新的反无人机规则,以便能够探测、拦截并在必要时击落无人机。
本月9日,大量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波军方紧急处置并击落部分无人机。波兰和北约称无人机来自俄罗斯,遭俄方否认。近日,丹麦和挪威多座机场也出现不明无人机干扰事件。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7日表示,一些国家明里暗里指控俄罗斯计划袭击北约和欧盟国家,俄总统普京一再揭穿这类挑衅行为。俄罗斯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这样的意图。
俄外交部欧洲事务司司长马斯连尼科夫说,欧盟希望利用不明无人机进入欧盟成员国领空一事引发的歇斯底里情绪,给欧盟增加军事开支找借口。
2
无人机改变战争
无人机具有价格低廉、机动性强等特点,可在战场上大量投放。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报道说,在乌克兰危机中,使用无人机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特征,如今它们在战场上无处不在。现在俄乌双方每年生产数百万架无人机。据估计,目前70%的伤亡是由无人机造成的。创新应用也使无人机成为进攻和防御战术行动的重要手段。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8月下旬曾表示,乌方已制定无人机生产协议,并向美方提出合作建议。未来五年,双方将生产或联合生产价值500亿美元的无人机,每年生产1000万架。
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说,俄乌双方都扩大了无人机的批量生产,包括单向攻击无人机、侦察无人机、自杀式无人机、用于精确打击的第一视角无人机等。俄乌对无人机的使用改变了常规战争,提升了双方的防御和进攻能力。
3
欧洲急补“漏洞”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俄乌冲突延宕,双方围绕无人机的战术攻防日趋激烈,安全风险呈现向西外溢的趋势。近期无人机安全事件的发生,凸显“欧洲和北约在防御无人机方面的能力存在漏洞”。
路透社援引立陶宛外交部长凯斯图蒂斯·布德里斯的话报道:“欧盟的防御体系存在巨大漏洞。我们缺乏能够探测、追踪并摧毁无人机的合适装备。”
欧盟负责防务的高级官员库比柳斯26日与波兰、丹麦、保加利亚、立陶宛等欧盟国家防长及乌克兰、北约代表召开视频会议,与会方同意在欧盟与乌克兰、俄罗斯边界打造“无人机墙”。
按照库比柳斯的说法,“无人机墙”将具备先进侦察、追踪和拦截功能,并作为欧盟东翼监测机制的一部分。“无人机墙”的“具体概念和技术路线图”将稍后敲定,目前首要优先事项是建立探测器网络。
库比柳斯此前曾表示,欧盟“希望采取非常密集和有效的准备措施,尽快填补漏洞,这对我们而言确实非常危险”。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