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年来,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企图打压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但美国科技企业发现,美国的围堵打压并不能阻止中国科技的进步,中国企业正在努力绕开美国。
据香港《南华早报》9月28日报道,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表示,中国在芯片领域仅落后美国“几纳秒”,在芯片研发和制造方面具有极强的潜力。他呼吁美国政府允许美国科技企业在中国等市场竞争,以“提高美国的影响力”。
黄仁勋在26日发布的一档播客节目中称,芯片产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业精神、高科技的现代产业”,中国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且内部竞争激烈,在芯片研发和制造方面极具潜力。他说:“中国落后美国几纳秒,所以我们必须去竞争。”
黄仁勋认为,美国应该允许其科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其中包括中国市场,从而“在世界各地扩散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美国的经济成功和地缘政治影响力”。
他还补充说,他相信中国会对外部投资保持开放,“外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在中国竞争并且互动之间形成活跃的竞争,这符合中国的利益。他们也希望能够走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
随着ai技术高速发展,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器(GPU)业务水涨船高。但近年来,美国政府为打压中国芯片发展,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制。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政府禁止英伟达对华出口H20芯片,直到英伟达同意向美国政府上缴在华销售额的15%后,才恢复了该芯片的出口许可。
H20是英伟达是遵守美国的出口管制而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减配版”AI芯片,性能仅为旗舰产品H100的15%-30%,基于英伟达较旧的Hopper架构。
不过,面对美国的打压,中国企业正努力推出可以替代英伟达的国产AI芯片,抢占英伟达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份额。例如,华为上周公布了昇腾AI芯片未来三年的产品迭代路线图,通过“超节点+集群”的算力解决方案,以集成的方式满足持续增长的算力需求。
《南华早报》指出,阿里、腾讯、百度和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也都加大对芯片研发和设计的投入,争取在供应链上获得更大的自主可控能力。
当地时间9月16日,路透社独家报道称,英伟达推出多款对华“减配特供版”芯片,但越来越多的中国买家已不愿买单。比如,英伟达最新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AI芯片RTX6000D需求低迷,其主要大客户——多家中国科技巨头拒绝下单。
此外,英伟达还面临安全漏洞、垄断风险等问题。
7月31日,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中方约谈了英伟达,要求其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新媒体账号“玉渊谭天”则发文,点名H20芯片“不环保,也不先进,更不安全”,并非“好选择”。
去年12月9日,中方监管部门因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而依法对其开展立案调查。时隔近一年,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网站再度发布声明称,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依法决定实施进一步调查。
当地时间9月17日,黄仁勋就近期中方对英伟达实施进一步调查做出回应,他表示,美国需要“确保人们可以从世界各地获得这项(AI芯片)技术,包括中国”。他说:“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是一场零和游戏……但我相信对话会自行解决。”
黄仁勋强调了中国AI行业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市场很重要,很大。科技行业充满活力。我们已经为中国市场服务了30年。”
对于芯片销售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林剑9月18日表示,中方一贯反对在经贸科技问题上对特定国家采取歧视性做法。中方愿同各方保持对话合作,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