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孙文西路步行街焕新开放

系列文旅活动迎国庆

9月28日晚,“香山文脉 百年焕新”香山古城孙文西路步行街焕新开放活动在孙文西路步行街举行,标志着经过500多天超常规手段、超常规力度推进,精心保护与活化的孙文西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完工,以融合历史韵味与时代活力的崭新姿态正式向公众全面开放。

■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钟 轩

以“绣花功夫”兼顾历史保护与现代发展

孙文西路步行街历史悠久,宋末元初发展为“石岐街”;明清时期被称作迎恩街;清代演变为岐阳里、怀德里等多条街巷。民国时期沿街兴建骑楼,逐步形成现有风貌。1929年中山被确立为“模范县”后,因传统老字号和新式商业齐聚,孙文西路被誉为“中山第一路”。

三年多前,孙文西路步行街还是另一番模样:因建成时间久远,建筑质量较差、消防设施设备缺失、管线老化、电力不足……2021年12月,中山提出要下定决心把这块宝地打造好,使其成为中山人的精神家园、中山的城市名片。2022年,一场以“抢救保护,活化利用,修旧如旧,修旧如初”为核心理念的拯救行动全面展开。

修复工作如同一场精细的“微创手术”。中山市香山古城保护活化中心主任田湘攸介绍,孙文西路的修缮工程以“修旧如旧”为核心原则,以“绣花功夫”兼顾历史保护与现代发展,通过精细化修复、功能升级和业态创新,重现百年历史风貌并注入现代活力。完善基础设施,累计更新市政管线约1400米,优化整合腾出商业空间约4400平方米,在保留历史肌理的同时,为后续业态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全面开展街巷重构,将烟墩山脚闲置空间活化为香山剧场,打造层级平台和露天舞台,构成剧场建筑与山体景观相互借景、相映成趣的布局,并打造出庆隆里、文书巷、大庙下、仁里街等多个人气新地标。香山剧场于2024年8月启用后,迅速成为香山文艺展示平台和人流汇聚新焦点,成为兼具文化底蕴与城市活力的“香山会客厅”。

推动“一条街”走向“一座城”

9月28日晚入夜后的孙文西路步行街灯火璀璨,人流如织,沿途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坊云龙巡游灵动起舞,为这条百年老街增添了浓厚的民俗韵味,以中山特色的传统仪式迎接八方来客。领导、嘉宾及市民游客们沿参观路线深入街区,开启了沉浸式焕新体验之旅。在大庙下、南成行、孙奇珍茶楼、非遗馆、四喜咖啡、中山百货等多处焕新景观前驻足交流,切身感受改造后的文化魅力与商业活力。

9月28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山市石岐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成彬表示,在焕新后的孙文西路步行街,市民游客不仅可以打卡具有南洋风情的骑楼建筑群、香山剧场、中山百货以及思豪大酒店等地标性建筑,还能欣赏到有着百年历史的灯影花、山花灰塑等传统工艺,切身感受老街的历史温度,感受“一步一景”的精致氛围与层次丰富的光影效果。

焕新后的孙文西路步行街如何保持一直青春?发布会上中山市副市长周作德表示,中山将从业态升级、文脉赓续、文旅出圈三个方面发力,发挥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整合步行街上40%左右的国有物业资源,努力招引有生命力、受群众欢迎、老少皆宜的业态进驻。通过市场的力量推动私有物业逐步升级现有业态,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山融入湾区发展大局。

焕新开放即迎中秋国庆长假,中山以“香山文脉·百年焕新”为主题,精心策划文旅活动和体验赏玩节。除9月28日晚举办香山古城孙文西路步行街焕新开放活动以外,步行街还将在10月1日—7日与其周边商圈联合举办“香山文脉百年焕新”2025中山市国庆中秋美食文化周。

焕新归来的孙文西路步行街是香山文化元素的集中呈现、创新表达,必将成为中山独具代表性的文旅IP,成为推动和展示“百千万工程”的“新引擎”“新载体”,走出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新路子”,成为最具人气的湾区旅游目的地以及海内外全体中山人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