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28 日消息,YouTuber @High Yield 发现,AMD 计划在下一代 Zen 6 处理器中引入全新的 D2D 互连技术,以取代现有的 SERDES 方案。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已在 Strix Halo APU 上得到验证,表现出显著的功耗优化和延迟改进。
从 SERDES 转向“海量布线 / 线海”(Sea-of-Wires)
自 Zen 2 时代起,AMD 一直在使用 SERDES PHY 技术来实现 CCD 芯粒间的高速互连。位于 CCD 边缘的串行器将并行数据转为串行比特流,再跨封装传输至 I/O/SoC 芯片,最后再反向解串。
但从 AMD 这些年推出的产品来看,这一方法存在两大问题:
能耗开销:序列化 / 反序列化需要额外的时钟恢复、均衡以及编解码过程,增加不必要的能耗。
通信延迟:数据流转换带来额外延迟,不利于日益复杂的芯片通信需求。
这种设计在传统处理器架构下尚可接受,但随着 NPU 等新模块的引入,芯片间需要更低延迟、更高带宽的连接方式。
Strix Halo 试水新一代方案
在 Strix Halo APU 上,AMD 通过台积电的 InFO-oS(基于基板的扇出型集成封装)与 RDL(重分布层)技术,引入了新的互连方式:
在芯片与基板之间的中介层布设多条细小的并行导线,实现宽并行端口通信;
移除了传统 SERDES 模块,取而代之的是矩形的微型焊盘阵列,典型的扇出结构特征;
数据无需再经历串行化与反串行化,降低了功耗与延迟,同时可通过增加端口数量来扩展带宽。
面临的挑战
尽管这种“海量布线”(Sea-of-Wires)方法带来明显收益,但也带来新的设计复杂度:
多层 RDL 的工艺难度更高;
布线优先级需重新分配,因为芯片底部区域已被扇出布线占用。
业界预计,Strix Halo 的互连创新将延续到 Zen 6 处理器,为 AMD 在能效与性能平衡上提供新的优势。IT之家后续将保持关注,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