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工智能(AI)、自动化、互联技术与先进安全系统不断进步,汽车正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高度互联。它们能实时更新路况信息,实现车与车、车与万物的通信,还能搭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并提前预警车辆状况。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刊文指出,AI与自动化等技术协同发力,不仅重新定义了人们出行方式,还将驾驶体验推向一个更安全、更丰富、更舒适,也更具可持续性的新时代。当然,随之而来的技术、伦理与法律挑战,也对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汽车变得更加智能
如今的汽车,早已超越传统代步工具的范畴,演变成为高度集成的数字平台。它们内置嵌入式安全系统,具备实时互联能力,并可搭载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自动紧急制动(AEB)和ADAS系统,已成为许多新车的标准配置。欧盟已强制要求新车配备AEB系统,美国也规定自2029年起所有轻型车辆必须安装AEB系统。
这些由AI驱动的系统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机器学习算法,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强大支持。它们能帮助驾驶员作出更安全的决策,优化行驶路线,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尤其在交通密集的城市区域和低速行驶场景中,它们表现突出,甚至能实现更精准的辅助停车。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报道指出,AI技术让驾驶体验更加个性化。系统能够根据驾驶员的习惯和偏好,自动调整座椅位置、空调系统和娱乐设置,打造出一个专属座舱空间。AI语音助手让驾驶员通过自然对话即可操控车辆,有效提升行车便利度与舒适度。
随着AI能力持续提升,传感器和摄像头日益精密,全自动驾驶时代正加速到来。业界专家预计,完全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驾驶汽车,有望在21世纪30年代后期正式登场。
然而,人与技术如何和谐共处,仍是待解之题。许多驾驶员尚在适应半自动驾驶功能,部分人可能高估了系统的能力,他们误以为ADAS系统可完全取代人工驾驶。
AI重塑理赔流程
AI也为事故理赔流程带来革新。
以美国为例,一个明显趋势是理赔与维修管理正加速转向技术驱动。近3成的汽车保险理赔已通过数码照片启动,这让保险公司和维修商能够运用AI工具,快速响应事故理赔,通过自动评估车辆损伤,AI在几秒钟内即可生成待审核的维修估算。AI在理赔与维修协调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处理规模和响应速度也同步提升。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整合过去零散的事后处理流程,不断优化客户体验,同时提升员工专业能力。预计未来几年,这一领域的投资将显著增长。2023年,金融服务领域的AI投资已达350亿美元;到2027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升至970亿美元,覆盖保险、银行与支付等多个板块。
面临诸多未解难题
尽管AI与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自动驾驶仍面临诸多未解难题。
技术层面,复杂路况、突变天气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不确定行为,仍会让目前的AI系统难以应对。
伦理与责任层面,事故发生时责任归属如何界定?AI在道德困境中应如何抉择?这些问题尚未形成共识,亟须法律与监管框架的完善。同时,若系统发生故障,制造商、软件开发商与车主之间的责任划分仍缺乏清晰界定。
面对挑战,行业正持续加大投入,协同推进AI治理。例如,美国交通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发布行政命令,倡导在交通领域安全、负责任地开发与应用AI,并深入研究AI对自动驾驶生态的影响。通过加强治理、建立隐私保护标准,行业有望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构建起广泛信任基础。
当然,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离不开5G通信、车联网、交通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可以预见,AI与自动驾驶技术的深度融合,将重塑汽车行业图景,为人们带来更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出行未来。
(原标题:AI+自动化带来驾驶新体验,仍存在技术、伦理与法律挑战)